有人说,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政策,无非贪名贪利,现在既无名利,又无强制约束,实难行事。
中国能源网讯 (8月24日 青岛)由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举办的以关注改革 倡导节能 推动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为主题的2011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8月23日在青岛隆重开幕。第三,加强创新,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强这方面相关技术标准等等方面工作。
怎么解决大规模问题?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分布式系统,新能源,再生能源是分布在全国各地,资源分布比较平均,不像我们水利,煤炭,石油资源是北煤南运,再生能源可以就地使用。欧洲进一步提到2050年80%以上立足可再生能源,在未来新的能源科技革命当中,一个重点产生结果就是把可再生能源推向能源第一线,成为未来替代能源重要方向,我想这个一个事实,现象,规律必须要重视。包括独立海岛,也包括陆上边远地区,也包括城市新小区建设,逐渐向城市扩展,建立多种形式分布式系统,包括跟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燃气。新形势下我认为对我们再生能源提出新的要求。包括这一些化石能源丰富,能源并不是很短缺的国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全球把再生能源作为一个未来发展重要目标,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政策。
所以我想分布式系统将来是可以作为我们可再生能源非常重要的方面,将来我们可再生能源两个大的方式:一个是建立集中大型电站,比如说我们三峡,几十个兆瓦甚至上百兆瓦,但是光靠它是绝对不够,二是方分布式能源系统,使得可再生能源通过多能互补,不光是再生能源之间的多能互补,还可以跟我们传统能源多能互补,这个系统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很多院士向国家建议,除了大电网是不是能够建立分布式系统。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俊峰表示,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分布式发电同样可以缓解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而国内也将在2013年迎来峰值电价的平价,这将使得国内的自给式光伏系统需求出现爆发。近日,山东首富张士平掌舵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自建发电厂,不但为集团旗下企业供电,同时也通过自建电网向其他企业供电。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
对于自给式太阳能发电的两种形式,无论是离网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就地消费,自发自用的光伏发电系统,都是光伏发电系统的独特应用形式。由于两者在国内总市场的占比均较小,短期内对总市场的提振作用较小。
这种被专业人士称为分布式发电的模式通常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数百兆瓦(也有的建议限制在30~50兆瓦以下)的小型模块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高效、可靠的发电单元。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峻指出,自发自用模式是新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发展趋势。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十所副所长樊则森从建筑设计角度对太阳能与住宅一体化给出了他的意见。业内专家指出,太阳能产业在迎来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必然会给相关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瞿晓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是希望政府允许太阳能企业发电后自发自用,同时也准许其平价上网。专家观点:分布式扩张或成国内光伏扩张主动力国内光伏市场大幅启动在即,业内专家指出,从风电产业发展至今所遭遇的瓶颈以及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所面临的现状来看,未来国内光伏发电加速扩容的主动力不在大型地面电站的全面兴建上,而须依靠以屋顶电及离网独立发电系统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控制了近100%的国内输配电市场。何为自给式太阳能?自给式太阳能从字面意思,总体上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指家庭太阳能热利用,即太阳能热水器,另一种解释指离网式或者就地消费、自发自用光伏发电。
它们共同的技术特点是分散式、小型化、无需电网系统协调配合,最契合光伏发电的技术特点,相对其它能源具有很大优势。事实上,太阳能相关产业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已有一段时间,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与建筑一体化程度偏低、推广乏力。
但是长期来看,这次出台的国家政策体现了光伏产业转型期的特点,准确的指出了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产业的长期发展十分有利。而投资屋顶电站,则可以少于地面站一半以上的投入获得比其高出数倍的投资回报率,且回报周期不用以年来计算。
近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上,分析经济形势,部署近期工作。23日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推广屋顶光伏系统等分布式电站项目,可免除大型电站发电并网难之患。目前,国内风电场大规模窝电造就了弃风现象泛滥,而这一现象有可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身上再次重演。金太阳示范效应乏力 呼唤分布式发电模式 今年5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确定的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程总规模为1709MW(1MW=1000kW),是去年600MW的2.85倍。值得注意的是,到2015年,屋顶光伏电站规模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则达2500万千瓦。
目前风电、光伏均处于行业整合期;尤其是光伏行业,受到欧洲补贴下调、美国光伏双反影响,行业处于过度悲观状态。不过,在光伏企业看来,金太阳示范工程不足以为光伏企业创造足够的内需市场,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才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出路。
这是国家今年首次对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给出明确指导。国内光伏企业希望突破这一制度框架。
宋凌透露,绿色节能建筑的星级评价补贴细则正在酝酿之中,但是不能不分情况就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安装太阳能产品一定要考察当地的日照条件、气候和建筑本身的设计构造。事实上,最近几年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太阳能产品强装令,例如从今年3月起,北京市新建住宅必须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新近下发的《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也做了单独的规定。
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建成的光伏电站多建在偏远地区,电网未覆盖到位,发出的电无法向外输送更是一大难题。联盟成立的关键目标是促进政府制定符合光伏发电的政策。这将促进资本对于该行业的投资热情。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宋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国家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必须避免产业的粗放发展,以及一拥而上不切实际的大规模应用。
这次国家出台的政策短期内对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影响并不大,因为目前离网系统的占比非常小,大约2%左右。今年4月《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草案出台,明确鼓励各类法人以及个人投资分布式发电,采取自发自用、多余电力上网、全部上网三种方式解决并网问题。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在欧洲和美国采用分布式发电来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政府可以让消费者与发电生产商直接交易,发电企业就可以和消费者签订长期合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此前曾表示,目前全国有近1/3的光伏装机未上网,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中国大部分大型地面电站项目仍未开工,众多项目所遭遇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无法及时拿到并网许可证。
目前,大型光伏发电站项目要实现并网,首先要经过电网公司核准方可获批,否则就无法享受上网电价,这也严重制约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好东西要做好,避免为做而做,要达到同步设计的标准,否则既造成资源浪费,又破坏了城市的边际景观。
根据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光伏发电装机目标被确定为到2015年达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5000万千瓦。目前我国离网式或者自发自用式光伏系统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来进行市场推广。所谓离网式或者自发自用式光伏系统,是指加大对偏远地区离网式光伏电站以及屋顶光伏电站就地消费的扶持。国家的指导意见有望给光伏产业发展的信心注入一剂强心剂。
这也预示着,未来10年内,以光伏屋顶电站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成主流。笔者在此只讨论第二种。
这一案例就是在现有体制下寻求自发自用的突破。其中明确提出了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
此前以集中式开发为主,现在乃至未来应该逐渐向分布式光伏发电过渡,自发自用,缓解并网难题。国内光伏电站某投资商:目前在中国西部投资建设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尽管设备供应充足,价格逐渐走低,且固定上网电价补贴也比较明确,但电站建成后并网的不确定性仍让他们无法预知电站投资的回报周期和收益率。